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读

  • 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发达,会不会让更多的人失业?
  • 哪些行业会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谷歌公司设计出来的“阿法狗”战胜全世界最优秀的围棋选手时,很多人在惊呼人工智能越来越不可思议的“智商”时,可能在心底里也有一丝担心:什么时候,我的工作也会被机器人代替么?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根据历史经验来看,科技发展虽然会让很多工作消失,但同时也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工种。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好处要远远超过附带的成本。

如上图所示,在过去100年间,由于科技的进步,从事不同工种的人数发生了很大变化。在1910年时,有大约30%~40%的劳动力务农,而该工种到了2000年几乎绝迹。与之相对应的,是服务业和职业技术类工种雇佣的劳动力数量大大增加。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难理解。由于科技的进步,用各种机器来代替劳动力和牛马进行播种和收割,既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同样照顾100亩地,以前可能需要几十口,甚至上百人。在机器的帮助下,可能只需要几个人就能把同样的活在更短的时间内干完。

从农场工人的角度来讲,科技进步给他们造成了“灭顶之灾”,因为农场不再需要这么多劳动力了。但同时,由于科技进步,也促生了其他“新兴”行业,比如机器操作工和修理工。这些行业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弥补了原来农场中损失的那些工作机会。

有时候,这些新产生的工作机会可能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根本不可能提前预测。举例来说,当火车变得越来越普遍时,催生出了“冻肉”行业。在没有火车的年代,每家每户要想吃新鲜肉,只能从自己的农场中选择动物进行宰杀,或者从就近的商贸市场买刚杀好的鸡鸭。但是有了火车以后,大型农场可以大规模集体宰杀牛羊,然后把它们的肉冻起来,通过铁路网送去全国各地。在火车被发明和普及之前,根本没有人可以预测到冻肉行业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兴起。

简单来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社会上不同的群体造成不同影响。有些群体,比如上文中所说的那些农场工人,会成为输家。而另外一些群体,比如受过教育的工程师,则会成为赢家。

因此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这一次“人工智能革命”后,谁会成为赢家,谁会成为输家?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不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在一个行业中存在三个阶层。

1)处于最顶层的发明家和资本家:发明家和资本家合作,可以研发出最新的科技和产品,极大的提高生产力。

2)处于中间层的加工和制造商:这些制造商借助于一些机器的帮助,为社会提供各种加工产品。

3)处于底层的劳动力:比如挤奶工,屠夫,牧羊人等等。他们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完成一些比较低端的工作,因此收到的报酬也最少。

科技革新,一般都来自于顶层的发明家和资本家。而这种革新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则要看其具体内容。如果科技革新的产物主要是能够替代底层劳动力的各种自动化机器,那么这将对这些劳动力产生致命影响,并极大的压低他们的工资收入。比如一个自动挤奶器,每个小时能够顶上3个挤奶工,那么这样的革新,就会打击底层劳动力,而对顶层和中层群体有利。

科技革新也可能为中层的制造和加工层面带来面目一新的变化。比如特斯拉新造的汽车工厂,在流水线上没有一个工人,全都是机器自动组装完成。这种变化,会打击中层的制造行业工人。这些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在其工种被代替后,可能不得不被下降到底层,去从事类似于清洁工,饭店侍从,搬运工这样的底层劳动力工作。

科技变革的性质,决定了其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回顾过去200年,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科技革命,都对底部劳动力阶层产生最大影响。机器带来的效率增加,代替了大量的“体力型劳动力”,同时创造出了一个“中产阶级”,即基于流水线和大规模分工合作生产模式的技术型劳动力群体。

但目前兴起的科技变革,则可能对中间阶层,即所谓的“中产阶级”,产生更为致命的影响。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叫做“莫拉维克悖论” (Moravec's Paradox)。

汉斯·莫拉维克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移动机器人实验室主任,著有《智力后裔:机器人和人类智能的未来》等书籍。

“莫拉维克悖论”指的是一个和常识相佐的现象。和传统假设不同,人类所独有的高阶智慧能力,比如逻辑推理,代数等,只需要非常少的计算能力。但是人类比较低阶的无意识的技能和直觉,比如感知和行动,却需要极大的运算能力。

莫拉维克曾经说过:要让电脑如成人般地下棋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让电脑有如一岁小孩般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却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顺着“莫拉维克悖论”的逻辑,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那些需要用到高阶智慧的工种,比如会计师,股票分析师,工程师等,都有被计算机程序代替的可能。而那些只用到低阶技能的工种,比如园丁,酒吧招待员,护工等,反而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

到目前为止,在人工智能领域,“莫拉维克悖论”似乎还存在。比如在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之后,“阿法狗”终于战胜了人类围棋冠军。但是我们想要造出一个像1岁婴儿那样爬行自如的机器人,可能还需要等上好多年。

如果我们分析美国过去几年的行业就业数量变化,也能够发现“莫拉维克悖论”的存在。

上图显示的是美国在过去7年(2010-2017)就业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这些行业包括:餐饮服务,公司行政,医疗急救和社会援助。都是“低阶技能”比较集中的行业。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经济的失业率下降很快,但却不见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从2010年的10%左右一路下降到2017年5月的4.3%,已经接近充分就业。但是通胀率却还只是在1.5%~2%左右的低位徘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创造出来的大部分就业机会,都集中在“低阶”劳动力密集行业。这些工种的薪金水平处于社会底层,因此没有造成足够的工资上涨压力并传递到通货膨胀率上。

人工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为我们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比较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计算和记忆能力。大家如果回想一下自己在小学里做过的家庭作业,就应该记得,其中有不少时间都花在抄写,背诵和代数计算上。但是仅仅在20年前,我们还没有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今天,如果你想得到某一个题目的答案,或者某一句诗词的下一句,拿出手机搜一下就能轻易得到结果。学校里的教育课程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调整,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回顾历史,科技变革总是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测的深刻变化。总体上来说,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远远高于损失。因此,我们不应该对科技革命产生莫名的恐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会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有些人群,会成为科技革命的赢家。而另外一些人群,则可能成为输家。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多读书,多思考,是减少自己成为科技革命牺牲品的可能性的最好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伍治坚是《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的作者。在京东,淘宝或者当当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都可以购买到该书。

想要听伍治坚访谈录音(中英版都有)的朋友,请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Itune Podcast中搜索:伍治坚证据主义。

数据来源:

IAN D. WYATT AND DANIEL E. HECKER, OCCUPATIONAL CHANGE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MONTHLY LABOR REIVEW (BLS), 2006

话题:



0

推荐

伍治坚

伍治坚

378篇文章 1次访问 3年前更新

新加坡五福资本(Woodsford Capital)创始人,著有《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个人微信公号:伍治坚证据主义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