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果我问你:要想创办一家独角兽型的科技创新公司,在几岁开始创业,成功概率比较高?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创业,要趁早!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最成功的创业者,似乎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之路。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从大学辍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故事,早已经家喻户晓。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马云在31岁创办“中国黄页”,在35岁创办阿里巴巴。马化腾在27岁时创办了腾讯。李彦宏在31岁时创办百度。刘强东在24岁创办了京东。这个单子,还可以往下列很长。

年轻人创业,有以下一些优势:首先是还没有结婚,因此没有老婆孩子的牵挂。一个单身汉,可以破釜沉舟,豁出去全身心投入新创立的企业中。

其次,在科技领域,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学习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在中老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比别人更快一步发现市场需求,抢占市场。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甚至曾经说过:年轻人就是更聪明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天使和风险资本,倾向于投那些比较年轻的创业者。在风险资本首席投资官的眼里,年龄似乎是一项负债:年纪越大,越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青睐,融到公司发展需要的资金。甚至还有一些风险资本投资人,叫嚣”不投60后“,切切实实玩了一把”年龄歧视“。

经常阅读本专栏的读者朋友,应该很熟悉笔者提倡的处事哲学:证据主义。很多事情,大众都有一个”想当然“的观念,认为这样的想法顺理成章。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用严格的证据主义去检验这样的观点,就会发现它们未必正确。因此,在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什么年龄阶段开始创业,成功的概率更高?

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创业趁早“的优势。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等到年纪大一些再开始创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年纪大的创业者,经验更加丰富,对本行业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加透彻,性格更加成熟,人脉更广,等等。所以从道理和逻辑上来说,小年青创业,和中年大叔创业,各自都有利弊,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那么,到底什么年龄才是创业的”黄金年龄段“呢?这就需要用数据来说话了。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要想全面客观的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大多数人能够举出的,也就是自己曾经道听途说的一些个案。比如我在报纸上读到某家公司的创始人生平简介,或者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成功创办了一家上市公司,等。这种论证方法,就是典型的”我有个邻居“式论述逻辑,完全拿不上台面,没有丝毫说服力。

因此,要想以更具有说服力的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套样本量够大的数据库,比如全国所有的工商企业的创始人资料。然后对这样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统计分析,才可能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

美国麻省理工的教授Pierre Azoulay和其他几位合作作者(Azoulay, et al, 2018),为了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收集整理了一个非常齐全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了2007~2014年间,美国270万个公司创始人的信息。【注:这些公司,至少有一名员工。】这些公司创始人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报税和人口统计数据,应该说相当可靠。

从这个高质量的数据库中,研究人员得出了哪些结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这270万个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41.9岁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走出创业这一步,创立一家自己的公司,并不是在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也不是在初出茅庐20多岁的时候,而是过了“不惑”的40岁。大家眼里的“油腻中年大叔”,才是创业的主力军。

我知道,有些读者肯定按耐不住了。你上面统计的是所有公司创始人的平均年龄,包括各行各业。但是科技行业不一样。科技行业,更新速度更快,竞争强度更大。在这个领域,中年大叔怎么可能是”小鲜肉“的对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把样本量缩小到科技企业,并且只选取那些成长速度最快的前0.1%的最成功的科技企业。这些公司的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45岁

也就是说,像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样从大学宿舍就开始创办公司的例子,其实反而是极少数。但是由于他们巨大的成功,其影响力远远超出那些其他”默默无闻“的创业者,让很多人对一个典型的创业者形象产生了误解。

研究人员同时统计了那些成功退出(IPO或者被收购)的企业创始人的信息,发现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6.7岁。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这个研究结论:成功的创业者,更像创办小米的雷军(41岁创办小米),而非创办OFO单车的戴威。

我知道,很多读者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油腻中年大叔去创业,其成功概率,和”小鲜肉“相比如何?是否更容易成功?

该研究的作者,分析了那些获得极端成功的科技企业(被收购,上市,成长速度位居前0.1%)的创始人,发现创始人的年纪越大(60岁以前),成功概率越高。那些平均年龄为50岁的创始人,其成功概率,是30岁创业的创始人的1.8倍。而30岁创始人的成功概率,又远远高于20岁就创业的创始人。

这个研究结论,引发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年纪更大的创业者,成功概率更高?

细细想来,这似乎也并不让人意外。初出茅庐,刚刚大学毕业的创业者,经常把”颠覆传统XX业“,”打败苹果“,这样的口号放在嘴边。但事实上,要想颠覆一个行业,哪有那么容易?如果随便开发两个App,做几个网站就能颠覆一个行业,那那些大型公司和高管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诀窍岂不都分文不值?残酷的事实是,创业本来就是一个充满高风险的尝试,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能够活下来,甚至发扬光大,做出点名堂的,需要经验,人脉,资源,毅力,运气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在读大学时,或者刚毕业几年就创业成功,可能确实有这样的例子,但由于是极少的样本,完全不具有代表性。

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情况确实是这样,为什么那些天使投资和风险资本,还总倾向于找年轻人投资?如果中年男人创业更容易成功的话,这些机构应该把更多的钱砸给中年创业者才对啊。

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两个可能的解释:

第一、年轻人好骗。

天使投资和风险资本,投资一家公司,并不是为社会做慈善,他们是要寻求投资回报的。回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投资人能否找到有潜力的项目;2)投资人购入公司股份的价格是否够低。年轻的创业者,一般来说都不太有资金,而且金融知识和经验也比较匮乏,因此很容易作践自己创办公司的股份,以低价卖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天使投资人和风险资本投资人,以“青年导师”的身份宣传自己,这背后,是有深刻的利益考量的。

第二、风险资本投资人自己也在瞎投资。

被怼“不投60后”的创业者王学宗回忆,几日后,他跟之前怼他的风险资本投资大佬去2B项目,发现其对2B一窍不通、提问幼稚无比,而且还不远千里带培训班学员去朝拜释永信。因此,王学宗认为,该大佬膜拜的是超级骗子,所谓的搞风险投资,就是瞎猫撞死耗子,碰运气而已。

我知道,有些读者可能会说,你上面举的例子,是美国的样本。中国不一样。可能在中国,年轻人更厉害。

这当然是有可能的。我写上面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强调这几点:

首先,不要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接受一些看上去想当然成立的观点。证据主义,针对的是那些缺乏证据支持,拍脑瓜想出来的结论。很多时候,如果认真的用科学方法去检验,就会发现原来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其次,中国虽然确实不是美国。但是如果美国有一些质量比较高的研究,而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类似的数据或者研究被发表。在这种情况下,外国的高质量研究,就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虽然人种,环境,制度,语言等都不一样,但两国的创业者,也面临很多类似的处境。比如创业者都需要考虑,自己是放弃目前的高薪工作,还是加入创业大军?如果创业,我的家庭怎么办?我可以从哪里去寻找资金和其他资源来支持我的创业梦想?等等。这些相似点,至少可以促发我们思考:中国年轻人的创业成功率,有没有看上去那么高?先积累一定的行业经验,成为自己业内的专家,然后才考虑创业,是否对自己,家庭和投资人都更好?

独立思考,强调逻辑,用事实和证据说话,是我们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必经之路。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要获取更多投资知识和信息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以下渠道:

一、网络公开课

(1)小乌龟资产配置:该课程适合想要完整学习金融投资知识的大学生和刚工作两三年的年轻读者,以及想要自己动手DIY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2)小乌龟学基金:适合对购买海外基金感兴趣的广大基民。每个星期,我们会挑选一支基金为大家做深度分析。

二、投资书籍

(1)《小乌龟投资智慧1: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

(2)《小乌龟投资智慧2:投资丛林生存法则》

参考资料:

tech.163.com/17/1220/17

insight.kellogg.northwestern.edu

Pierre Azoulay, Benjamin Jones, J.Daniel Kim, Javier Miranda, Age and High-Growth Entrepreneurship, 2018

话题:



0

推荐

伍治坚

伍治坚

378篇文章 1次访问 3年前更新

新加坡五福资本(Woodsford Capital)创始人,著有《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个人微信公号:伍治坚证据主义论。

文章